氣飽飽:需要更多的……

「氣少少喜歡賽跑比一比,在公園裡你追我,我追你。」

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,而並非每種情緒都說得出背後的原因。
當我們自己或身邊的人有一天突然鬧脾氣時,又該怎麼辦呢?

來看看手足倆的一天,一同經歷情緒高潮迭起的轉折,找出根治鬧情緒的小祕方吧!

一大早,孩子們就變成了「氣飽飽」。他們滿臉不情願地吃飯、換衣服、完成每天的例行公事。
隨著起床的時間越來越久、活動範圍越擴越大,一開始眉頭緊皺的孩子們才漸漸露出燦爛笑容;而一天到晚忙進忙出、不小心變成氣飽飽的媽媽,最後卻因為孩子們貼心的舉動走出了壞情緒。

故事用短短的一天,呈現情緒急遽的變化,讓孩子學習和情緒共處。

然而,不論大人或小孩,當我們願意給自己和他人預留多一點時間和空間,
這段「冷卻期」就會幫助我們穩定情緒,讓心情重新好轉。

不僅如此,主動付出的愛與接納,不但能撫平突如其來的怒氣,也為彼此注入生命活力;
因為與他人分享歡笑、擁抱和玩樂時光,正是治療我們從「氣飽飽」變成「愛飽飽」最好的祕方。

人的情緒千變萬化,而當中或大或小的轉折,卻是促成我們與他人彼此連結、共度美好時光的契機。

下次壞情緒來臨時,記得讓親愛的家人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、找朋友說說話、給身邊的人一個微笑……這些小小的行動、一點陪伴的精心時刻、一句讚美或鼓勵的話,就可以表達你的在乎與感謝,
讓周遭的人知道:無論他現在是不是氣飽飽,你都希望彼此收到滿滿的愛。

愛飽飽最後在媽媽的床邊故事中,結束了幸福的一天。
猜猜看,隔天早上起床的時候,他們會不會又變成氣飽飽呢?

 

氣飽飽


The Huffalots

作繪者:伊芙.柯伊(Eve Coy)
譯者:詹閔
出版發行:道聲出版社

 

伊芙.柯伊(Eve Coy)


熱愛繪畫,畢業於英國愛丁堡藝術學院動畫學系,現為阿德曼動畫公司(Aardman Animation)工作。定居英國布里斯托時,她跟女兒是圖書館兒童書區的常客。在兒童書區穿梭久了,伊芙也愛上了圖畫書。她是英國知名劍橋藝術學院的兒童插畫碩士,並以第一本繪本《照顧爸爸》(Looking After Daddy)入圍英國佛魯格繪本獎(Klaus Flugge Prize)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