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比受更有福
文/羅吉希(兒童文學工作者)
多數人都渴望對周遭人事物懷抱善意,然而,要真正感受他人的需要並付出實際的關懷行動,卻需要引導和學習。關懷的第一步,是學習體會他人的內心感受。僅用言語來表達感受並不容易,但繪本可以透過畫面的明暗和圖像,帶領讀者穿越語言的障礙,與繪本中的角色產生共鳴。
顧先生因為某些原因必須依賴輪椅才能在室內外活動。不知不覺中,他習慣每天蜷縮在自家地下一樓的窗前,靜靜地觀察每一雙經過的鞋子。日子久了,不同款式與功能的鞋子,以及在街上溜達的小狗小貓,逐漸成為顧先生熟悉的景象。他不但能推測這些事物出現的時間,也經常想像它們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:運動鞋跑跳著上學,皮鞋急匆匆地上下班……至於那些樣式獨特、質地柔軟的麂皮靴,顧先生則想像它們的主人是一位作家。顧先生對作家的想像如此具體,讓人不禁猜測他自己也是位作家;而他那雙閒置在鞋櫃頂層的鞋子,和那雙麂皮靴也有幾分相似。從廚房到臥室牆上掛著的那些畫,都是他曾經去過的公園和海邊。
一開始,我們只能像顧先生一樣,看到在固定窗景中來來去去的鞋子、雙腳、模糊的人影。為什麼畫面中沒有出現其他人呢?因為長期坐在輪椅上、待在室內的顧先生,只是透過他的視角接觸外面的世界。即便有光線照進來,面容憂愁的顧先生仍會將輪椅轉向幽暗的室內。直到有一天,窗外不尋常的動靜,終於引起他的好奇心,使他面向陽光,並看見了坐在輪椅上的小女孩。更重要的是,顧先生也看見了,一直躲藏在窗後的自己!
在下一個畫面中,我們清楚看到顧先生的窗戶隱藏在路面之下。當觀看的角度改變後,原本安全的藏身之處竟顯得那麼狹狹小和退縮!小女孩身上的綠帽紅衣和顧先生飄揚的圍巾,使得後方孩子玩耍的身影顯得更加歡樂、生動。儘管在故事的結尾,畫面中並排遠去的輪椅仍是剪影,但原先的背景卻呈現出微微的暖色調,彷彿不知不覺間,陽光漸漸改變了世界的色調─顧先生的關懷行動,使得相同的世界有了不同的光亮和景致。
能夠察覺到周遭人的需要並付出關懷,並不是一種「天生就會」的能力。其他孩子們沒有注意到小女孩的特殊情況,依然隨著自己的嬉鬧勁兒,一股腦地衝去打雪仗。幸虧,與小女孩有相同經歷的顧先生,找到了走出戶外的動力。他為了讓小女孩開心而付出的關懷行動,讓顧先生重新對世界充滿期待。為了維持生活便利和行動自由,每個人需要的支援或是輔具設備可能不同,但是,除了這些特殊需求之外,每個人還有與同伴遊戲、分享的心理需求。雖然不像身體上的特殊需求那麼顯而易見,經常被忽視或遺忘,但它真實存在於人們的心中,並且是共同的需求。
當我們愈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,就愈有可能展開關懷的行動。而一旦開始關懷行動,受益的不僅是被關懷的對象;主動關懷別人,也會帶來不同的感受和體悟。就如聖經所說的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當我們關懷他人時,不但感受變得更敏銳,也能體會到自己付出的力量、與人交流的滿足,以及生而為人的歸屬感和幸福感。那種美好的感受,就是這本繪本中所謂的「同時聽見雪聲和笑聲,就有奇蹟會發生。」
如果,在我們居住的寶島很少下雪,那麼,快樂奇蹟何時才會出現呢?讓我們一起閱讀《窗邊的奇蹟》,並練習尋找吧!
「不論是委身於一個任務,或是去愛另一個人,當一個人越能夠忘記自己,就越能實現自己。」
—心理學家 維克多・弗蘭克
窗邊的奇蹟
Gün Bey'in Penceresi
🎼 跨越年齡的暖心故事 🎶
作者:高妮爾・奧茲克 (Ceyhun Şen)
繪者:傑夫・森 (Göknil Özkök)
譯者:羅吉希
高妮爾・奧茲克 (Ceyhun Şen)
1999年畢業於伊斯坦堡大學音樂學院,專攻中提琴,曾加入玻魯桑伊斯坦堡愛樂樂團。爾後,在米瑪希南美術大學完成碩士學位,並參與國內外獨奏會或室內樂演出。自幼在祖父的影響下,踏上文學創作之路,包括故事、散文和劇本。著有多部兒童繪本及傳記小說,廣受讀者喜愛。現在與女兒一起住在伊斯坦堡,持續為不同年齡的讀者創作精采動人的故事。
傑夫・森 (Göknil Özkök)
1986年出生於土耳其的布爾薩。2009年從恰納卡萊馬特大學美術學院美術系畢業。曾參與動畫作品的角色及背景設計,並擔任《TRT Cocuk》雜誌的美術總監。他在不同國家的出版社為童書、雜誌創作插畫,在台灣的作品有《不放棄的小刺蝟》(東方)。如今他和妻子皆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從事插畫工作。此外,他還擁有精湛的廚藝。
羅吉希
文字工作者、資深青少年兒童文學讀者。譯有《穿越文字森林》、《驢子寶貝蛋》(道聲)等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