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要讀哀歌?
哀歌強逼我們誠實面對苦難。
如果不深思哀歌,就像給所有記念以往悲劇(包括戰爭、政治迫害、各樣天災人禍)的紀念碑蓋上帷幕一樣。
哀歌幫助我們與人同哭的能力。
如果不深思哀歌,就會讓天路客屬靈貧窮膚淺,無法安慰受苦的人。
哀歌啟示我們,黑暗中依然有不死的盼望。
如果不深思哀歌,就會錯過隱藏在詩歌體裁中令人迷茫揪心的挑戰。哀歌透過寫作的結構中心(三:21-24)告訴我們,黑暗中依然有不死的盼望;雖然本書的開頭到結尾,這種對希望的肯定都被一長串未解決的痛苦所包圍。
在哀歌中,我們體會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──在苦難的深淵中依然相信神的信實。
錫安夫人是一個哭泣的寡婦,一個所有活在哀傷痛苦中神兒女的影子。她再三地請求神、她的鄰居和我們這本書的讀者,至少「看看吧」;我們今天肯思考她的話,就是對她懇求聲音的回應,儘管為時已晚。
【推薦序】
雖是聖經中一卷短歌集,耶利米哀歌所帶來的啟示卻是極為深遠。劉志雄弟兄對於哀歌的釋經講道,不但能基於詩歌的心境流露先知的心思,同時也體會罪人的心情,最終摸到神的心腸。
《暗夜之歌》,書如其名,似黑暗中閃亮的明珠,實在是神的百姓在這個彎曲悖謬的黑暗時代所需要的提醒。入木三分,可謂佳作。
喻馬可
新澤西恩城教會
劉志雄長老問我們:「讀完耶利米哀歌,我們心中留下了什麼?」我猜很多人會說:「傷痛、害怕、難過」等負面情緒。不錯,哀歌充滿了神對人不悔改的忿怒,不少人看了覺得名副其實的「哀」。但長老此書最大的特點,就是很正確地告訴大家:無論如何,仰望主總是對的。
「耶路撒冷的痛苦,其實是耶和華的痛苦,但是我們感謝神,這個痛苦是有出路的。因為主在十字架上開始,而且必然要成就祂偉大的救贖計畫,主會持續、隱藏、一步一步慢慢地成就神永遠的旨意,直等到榮耀的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。」(第五講末)
哀歌裡有福音,真是劉長老的好提醒。請讀。
康來昌
台北信友堂